凝心聚力,注重特色,把广西民族器乐教育的美育工作落到实处
浏览次数:8259
——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学习交流会成功召开
9月2日下午,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学习交流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一楼会议室成功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蔡央,副会长李勉新、覃国伟、陈剑霞、郑艳清,秘书长吕军辉、副秘书长宁波以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会议由常务副会长盛洁主持。
盛洁主持会议
会上,蔡央传达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在2022年青少民族管弦乐艺术美育成果交流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吴玉霞会长在致辞中指出,艺术教育具有全面系统对美的引导和认知。一个成长的个体,从小就应该有全面发展的规划,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统一的应试教育,还应结合个人的兴趣,激发调动潜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艺术美育作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通过学习提高鉴赏力,从而陶冶情趣、释放天性,形成人格心智的完善。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从民族音乐教育传播与艺术普及视域,我国有数百个大中小学民乐艺术团,建构校园文化生活,落实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提倡“双减”的当下,如何发挥艺术的美育作用,是我们需要深度思考的话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
各下属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围绕吴会长的讲话精神及广西青少年民族管弦乐的发展踊跃发言。
其中,张敬在青少年活动培训部工作的汇报中指出,朝着美育的目标进一步发展,目前在南宁市部分学校以及组建了好几所少儿民族乐团,部分团员都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上了较好的高中与艺术类高校,。期望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要更加深入八桂大地,吸取民族音乐的养分,增强青少年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副秘书长宁波补充到,为把美育工作更好的落实到社会方方面面,九月份预计将帮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一支小规模的民乐团提上日程,计划用学会会员教老师、老师教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另外,还提出用录制短视频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传播民乐的教学。
副会长覃国伟说到,美育教育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演出,让学员、观众更加近距离感受艺术表演的魅力,这样兴趣来了,自然也就爱学起来。因此要多做一些作品专场演出,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优秀作品,要对作品进行新颖的加工。
副会长陈剑霞强调,民族乐器的改良是个大问题,乐器不仅要改良更要突显地域民族特色。
秘书长吕军辉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谈到,民乐的创作不但只靠技术,只有技术的创作堆砌出来的东西是死的,更多的是感觉的东西。他指出,希望创作委员会能够尽快成立。
贾征就民族器乐芦笙概况进行了发言,作为融水苗族芦笙音乐非物质文化以此代表性传承人,他指出,广西芦笙文化已经渗入到苗族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三江、融水等地,通过文艺工作者和非遗工作者的努力,中小学当中基本都有了芦笙乐团。未来计划在南宁市、柳州市举行“芦笙进校园”活动。
李巩接着讲到,今年较去年相比,各方面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跟培训机构负责人沟通过后,对于学生更加专业的教学重视度提高了不少。期望今后多做一些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来进行讲课教学。
蓝倩玉谈到,贵港的民乐发展时间较短,美育教育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再“双减”政策下,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小学当中的一些社团也开始慢慢组建起来。她说想要美育的发展深入人心,就得让艺术多多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公益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公益演出、公益讲课等。
参会代表发言
随后,盛洁指出,本次会议时间紧收获多,自学会从成立到现在,第一次把各个专业会长召集在一起进行学习和交流,日后力图做到常态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结合美育教育一起,充分发挥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的作用,推进广西民乐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快成立更多的专业委员会,力图把广西的民乐更进一步发展起来。除了常规民族乐器之外,民管会还要加强一些有影响的本土乐器的改良工作,使之能与其他乐器融合使用,打造具有广西风格的民族乐团。
蔡央会后总结
最后,蔡央会长进行了总结,提出以下5点要求:1.认真学习领悟吴会长的会议精神,为传承优良美育精神,建设新时代广西特色美育教育,努力推动广西青少年民族管弦乐的发展。2.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2.加强协作、增强凝聚力,共同推动广西民乐的发展。4.重基础,抓落实,加快人才培养,真正做到提质增量。5.加强本土民乐作品的创作,努力打造具有地域风格的艺术精品。最后强调希望各专业学会负责人共同努力,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现场:
文字:刘会会
图片:邓育兰、梁滢